保险中介上市热潮持续升温,“科技故事”能否赢得市场信心

保险中介机构正掀起一轮上市潮。记者通过梳理发现,据不完全统计,上半年以来,已有七家保险中介机构已上市或拟上市。虽然这些公司对于资本市场热情不减,但却不得不面临估值低、频频破发的尴尬境地。未来,保险中介公司如何借资本市场之力讲好保险科技故事,还有待时间检验。

保险中介上市频破发

近年来,保险中介领域的上市热潮持续升温,多家企业纷纷加速其IPO进程。

具体来看,水滴公司与慧择保险已率先在美股市场挂牌上市。紧接着,有家保险于2024年3月28日顺利登陆纳斯达克,而致保科技也紧随其后,于4月2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交易。7月5日,保险服务平台i云保赴美上市获中国证监会备案通过。

近日,小雨伞母公司手回科技再度递交港交所IPO招股书,益盛鑫科技、元保科技、恒光保险等企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事宜。

微信图片_20240809152109.png
(图源:港交所)

不过,记者发现,多数保险科技中介在上市后出现“破发”,并出现估值下滑的情况。例如,慧择首发市盈率为-142.4,首日股价跌幅达4.76%,当日收盘价为10美元,低于10.5美元的发行价,截至2024年8月9日收盘,该股股价仅为0.92美元,市盈率为5.5。

水滴保上市首日股价跌幅近20%,当日9.66美元的收盘价远低于发行价12美元。截至2024年8月9日收盘,该股股价仅为1.01美元。

成为登陆港交所的“国内保险中介第一股”的众淼控股,2024年8月6日上市首日,开盘破发报6.88港元,盘中最低跌至6.04港元,跌幅13.71%。截至8月9日收盘,报6.4港元,上市以来股价已跌近7%。

保险科技中介缘何扎堆香港或海外上市?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保险中介IPO主要目标市场是港股,港股上市门槛比较低,且港股投资人比较理性,个人认为投资者会平常心对待保险中介上市,会给予一个合理的估值,不过,此类股票标的未来业绩表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。”

面临“去中介化”风险

今年以来,保险科技公司纷纷选择上市,主要是背后的投资机构寻求退出,多家公司的股价表现不佳,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盈利模式单一、主要业务增长可持续性仍有待观察等方面的担忧。

记者注意到,上述多家保险公司收入主要以佣金为主,且依赖第三方流量平台的合作。以元保科技为例,旗下产品以“0元保”“1元保”为营销噱头,这类“魔方业务”以低价的互联网引流方式来推广产品和服务,不断将保险产品植入到诸多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上,被市场所诟病。

业内人士分析,一方面,保险科技中介的商业模式普遍较为单一,收入主要依靠佣金,在上游收取保险公司的佣金费,向下游分销渠道支付佣金费,在中间赚取费差。另一方面,“去中介化”趋势将使得保险中介处于竞争劣势。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传统险企已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,直接向保险客户销售互联网保险产品。

例如,中国人保集团也早早就利用其子公司的网站、微信公众号以及APP等多种渠道,构建服务平台;作为平安的子公司,平安产险早期以广撒网的形式推出平安汇、平安车险快易免、万里通等多达数十个APP上线;泰康人寿旗下的互联网保险品牌泰康在线,近年来也在积极推动线上化转型,通过自建平台、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等方式,拓宽销售渠道。此外,其他头部保险公司如太平洋保险、太平保险、阳光保险等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超级保险服务平台。

对于正在冲击IPO的保险中介而言,想要获得市场和投资者的认可,还需要加大研发的长期投入和科技赋能,在产品、技术、服务等方面真正建立起护城河。

在盘和林看来,未来保险中介行业会迎来大“洗牌”,中小客户资源单薄的科技保险中介会逐渐退出,而另一部分科技保险中介会谋求出海,去海外市场做一些尝试。剩下的将是一些有规模,客户资源充沛,懂得线上营销的保险中介。